“小物業”牽動“大民生”。為給轄區居民創造一個干凈、舒適的小區環境、和諧的人居氛圍。4月20日,相山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梅,副主任劉云,區人大常委會各委、室負責同志,部分區人大代表組成調研組,對全區物業管理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調研組實地察看了東山街道國金美景苑小區、東山街道方鼎嘉園小區、任圩街道時代公寓小區等地。并聽取了區政府關于物業管理工作情況的匯報。
調研組發現,我區物業管理起步較晚,全區物業管理工作中還存在物業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物業管理服務環境亟待改善;業委會(物管會)覆蓋率低;激勵扶持物業服務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夠;物業服務管理跟不上市場形勢等問題。
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調研組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加強政策宣傳,進一步提升業主自主管理意識和能力。加快推進業委會成立、規范業委會工作,積極指導物業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培訓員工職業技能、貫徹相關政策法規、調解處理物業糾紛,增強全社會物業管理法治意識。
聚力紅色領航,進一步提高物業服務覆蓋率。積極推進紅色業委會(物管會)、紅色物業成立進度,強化街道對小區物業管理活動的屬地管理責任,落實政府職能部門、社區、專營單位對小區事務的管理責任,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加強資金管理,進一步規范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完善專項維修資金使用辦法,堅持安全管理與有效使用相統一,督促物業企業全面公示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收支明細,讓收費和服務公開透明、陽光運作,方便業主監督,贏得群眾認可支持。
整合市場資源,進一步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嚴格加強物業企業招聘管理,推進物業市場公開招標、競爭競聘,強化物業管理和監督力度,開展物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物業管理標準的制定、實施,培育品牌企業和物業管理示范小區,發揮管理部門連接各方的橋梁紐帶作用。
探索創新模式,進一步推動物業管理走向市場化、專業化。引導無物業小區自主管理,幫助成立業委會(物管會),保障物業的安全與合理使用;扶持一批信譽高、實力強的物業管理企業拓展業務,鼓勵有條件的物業企業向養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等領域延伸,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居住生活需求。
加強協調聯動,進一步推動執法力量下沉。按照“黨建+公安+城管+物業+N”管理模式,突出街道、社區主體責任,推動政府職能部門、產權單位、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等共同發力,逐步實現住宅物業管理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加快補齊物業管理短板。扎實推進住宅物業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堅行動,全面排查,舉一反三,著力解決物業管理重難點問題,如停車難、墻皮脫落、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做到共性問題系統整改,個性問題立行立改,全面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任姣姣)